医院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医院新闻>医院新闻

【科普】热热热!带你3分钟读懂“痛到弯腰”的基孔肯雅热

发布时间:2025-07-31作者:广西壮族自治区胸科医院点击:

分享到:

- 基孔肯雅热 -

最近,“基孔肯雅热”很“热”,这个名字拗口的基孔肯雅热是什么病?有什么症状?如何防治? 一文读懂↓↓↓


一、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一词来自非洲斯瓦希里语,意为“弯曲”,形容病人痛得直不起腰的样子。

• 病原体基孔肯雅病毒(CHIKV),一种单股正链RNA甲病毒。

• 传播链:只有被带毒的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叮咬才会感染;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染。

• 潜伏期:2–12天,大多数3–7天发病。


二、典型症状“三件套”

高热:常突然飙到39℃,持续1–7天,可呈“双峰热”;

关节剧痛:80%以上患者出现腕、踝、指/趾等小关节游走性疼痛,一按就痛到飙泪,可持续数周甚至数年;

皮疹:多在发病第2–5天出现,红色斑丘疹或紫癜,常见于四肢、躯干,3–5天消退。

伴随症状:头痛、肌肉痛、恶心、结膜充血等。


三、预警症状——出现4种情况应立即就诊


✔ 高热39℃以上 + 双手腕、脚踝“对称性剧痛”  

✔ 发热第2天出现皮疹,不痒但压之褪色  

✔ 任何孕妇、透析、肿瘤化疗患者被蚊叮咬后24小时内突发头痛  

✔ 既往有肺结核、支扩等肺基础病者,发热伴气短  

——可直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胸科医院“蚊媒专病门诊”(急诊1号门)就诊。


四、被白纹伊蚊叮咬后的

“广西版急救3分钟”


① 用肥皂+流动水冲洗10秒(实验证实可冲掉50%以上病毒)。

② 冰袋裹毛巾冷敷关节处,降低病毒复制速度 。

③ 立刻手机拍照记录蚊咬部位与时间,就诊时让感染科医师“精准定位”。


五、胸科医院“无蚊病房”同款防蚊术

• 病区级防蚊:

双层纱门+0.6mm孔径不锈钢纱窗+负压气流,让伊蚊插翅难入。  

• 居家可复制版:  

  – 长袖长裤选浅色,袖口塞进一次性橡胶手套(本院医护采样标配)。

  – 驱蚊剂认准30%避蚊胺,每3小时补涂;3岁以下改用10%派卡瑞丁。

  – 阳台绿萝托盘、废旧泡沫箱每周“翻盆倒罐”,杜绝伊蚊“产房” 。


六、关键提醒  

●发病第1周内血液中病毒量最高,再被蚊子叮咬就会把病毒传给家人,务必卧床、拉好蚊帐;  

●不要自行服用布洛芬、阿司匹林——先排除登革热,以免增加出血风险;  

●入境12天内发热,主动告知旅行史,可拨打广西胸科医院24小时热线“0772-3113221”,重症患者可由医院专车接至发热门诊。

——若您或家人出现“高热+关节痛+皮疹”,可直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胸科医院24小时发热门诊就诊。  


记住口诀:  

无积水→无伊蚊→无病毒;

一发热→到胸科→早隔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