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6作者:广西壮族自治区胸科医院点击: 次
全球洗手日:
“洗”掉细菌,“守”护健康
您做到了吗?
每年10月15日是全球洗手日,这是一个全球宣传日,致力于提高全民对用皂液洗手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这是预防疾病和拯救生命的一种有效和民众都负担得起的方式 。
2023年10月15日
是第16个“全球洗手日”
今年全球洗手日的主题是:
Clean hands are within reach
“清洁双手,触手可及”
今年的主题强调了近年来在手卫生承诺和行动方面取得的进展,同时还呼吁更加协调一致地努力确保实现手卫生目标。当每个人齐心协力加强手部卫生时,清洁双手就触手可及。
手卫生的益处是什么?
全球洗手日
手卫生有助于减少一系列疾病的传播:
●用皂液洗手,可减少30%的腹泻传播。
●用皂液洗手,最高可减少20%的急性呼吸道感染。
●在减少霍乱、埃博拉、志贺氏菌病、SARS、戊型肝炎、新型冠状病毒等疫情相关病原体的传播方面,洗手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手卫生可以预防院内感染,并减少抗菌素耐药性的传播。
●手卫生有助于减少被忽视的热带病的传播。
除减少疾病传播外,正确的手卫生还能够降低学校缺勤率、提升幸福感、增强尊严和提高生产力等。
确保“清洁双手,近在咫尺”,你可以做些什么?
全球洗手日
只有在所有利益攸关方的共同努力下,才能确保“清洁双手,近在咫尺”。任何个人或组织都可以在手卫生方面带头。
为什么要洗手?
全球洗手日
手是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是“病从口入”的根源,无论在家中、公共场所亦或是学校里,细菌无处不在。保持手部清洁卫生,可以预防多种疾病,尤其在秋冬季节,洗手是阻断细菌和病毒传播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之一,洗手看似是小事儿,但也要讲究科学。
什么时候需要洗手?
全球洗手日
1.外出归来,戴口罩前和摘口罩后;
2.饭前便后;
3.户外劳动、运动、玩耍后,或去超市、商场购物后;
4.去医院就诊或探视病人后;
5.喂养婴儿前、处理婴儿尿垫后;
6.佩戴隐形眼镜、揉眼睛前,接触泪液、鼻涕、痰液、唾液以及打喷嚏用手遮挡后;
7.吃药、往伤口上涂抹药物之前,接触血液、尿液、粪便后;
8.接触公共用品后如共享单车、电梯按键以及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后;
9.接触钱币后、清扫卫生后;
10.接触宠物后、处理宠物排泄物后;
11.在人多的地方,与陌生人有肢体接触后。
怎样才能正确洗手?
全球洗手日
只需完成以下7步,即可保持手的清洁:
洗手需要注意的细节:
1.指甲中藏着较多病菌,洗手时更要注意清洁指甲、指尖、指缝、指关节等部位。
2.洗手一定要用流动水,不要用盆水,洗手揉搓时间至少要15秒以上。
3.洗手后一定要干手,干手时最好用一次性纸巾等擦干双手。若使用毛巾、手绢等干手,应单独使用,避免多人共用,并勤洗、勤晒、勤换。
洗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是不洗手或不规范洗手,却是关乎健康的大事,让我们一起学习正确洗手方法,养成规范洗手的好习惯,为自己筑起一道健康的防线,做自己健康的“手”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