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24作者:广西壮族自治区胸科医院点击: 次
近年来,因防治意识弱,拖成重症的结核病年轻患者明显增多。17岁的小杨就是其中一位,原本活泼健康的她,却因罹患结核延误治疗,拖成了重症,给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小杨正在读高中,2年前突发咳嗽咳痰,考虑到自己学习压力大,加上家人对疾病重视不足,没有去医院就医。然而2年过去了,小杨的症状却时好时坏,今年2月,出现了呼吸困难、高热等症状,已经无法下床进行日常活动。在家长的陪同下,小杨立即来到了我院结核科一病区就诊。入院医生查体发现,小杨的精神和营养状态很差,已经出现呼吸窘迫及胸腹反常运动。
▲医生为小杨检查身体
经完善相关检验检查,小杨被确诊为“肺结核及合并重症肺炎、脓毒血症、支气管哮喘危重型、呼吸窘迫综合征”,同时存在镜面右位心及内脏反位的特殊情况。
当得知病情后,小杨整个人都愣住了,随后开始焦躁不安,不断询问医生:“我的病还能好吗?”“还可以回学校读书吗?”对此,病区张明副主任医师告诉她,“不要担心,病是可以治好的,目前你的首要任务是好好配合我们治疗,我们一起努力。”同时,病区医护人员也不断给予小杨安慰和鼓励。
▲护士为只能卧床休养的小杨洗头
张明副主任医师和罗春园主治医师根据小杨的特殊情况和检查结果,为其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医院多学科会诊协作,给予抗结核、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并配合俯卧位通气治疗和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肺功能康复锻炼指导等。
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准治疗和精心护理,小杨的病情逐渐好转,肺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并且能够在不使用氧气的情况下自主下床活动。
心存感激之余,小杨手写了一封感谢信,她在信中对全体医护人员说到:“你们灿烂的笑脸出现在我迷茫而又渴望的17岁,感谢你们让我知道生命是如此强大。”
专家提醒: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场所,容易发生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甚至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家长及学生要重视自身的健康,对结核病知识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如果出现反复发热、超过2周以上的咳嗽、咯血等可疑结核症状,一定要及时到结核专科就诊,及时诊断及时规范治疗,避免结核病的延误,以致病情恶化,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