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医院新闻>医院新闻

【“医”心向党·医师节特辑③】张琪:初心不改,用生命守护“生命”

发布时间:2022-08-19作者:广西壮族自治区胸科医院点击:

分享到:

一根细细的电话线,却能搭建起延续和保障生命的桥梁,这是“120”赋予它的独特意义。当铃声响起,犹如鸣起进攻的战鼓,急救医生们拿起急救箱,就这样风驰电掣般跑遍大街小巷,风雨无阻地走进千家万户,和时间赛跑,争抢延续生命的机会。

今天的“‘医’心向党·医师节特辑”系列报道,让我们共同倾听急诊医学科120随车医生张琪的急救故事,从他身上,我们能看到广大急救医生的缩影。






图片
图片

张琪

广西胸科医院急诊医学科主治医师

1

车祸现场:钻车底跪地抢救伤者

晚上11点多,值班室内的警铃声突然响起,电脑上也跳出了120调度指挥中心的派单,正在值班的张琪快速浏览信息:“车祸,伤者被卷入车底,快,出车了!”他边招呼急救小组其他人员,边拿起急救箱,跑向救护车。不到3分钟的时间,救护车就出发赶往目的地。

很快,急救小组到达南环路事故现场,只见一名男子连人带车被卡在大货车底无法动弹,男子头部一直在流血,意识有些不清。由于车底空间非常狭小,要施救必须俯跪在地上,张琪没多想,立即跪在地上对被压在车底的伤者进行救治。

图片

“我们来救你了,你不用紧张!”张琪一边鼓励伤者,一边和护士对伤者进行头部止血包扎、上颈托固定等处理。待消防员将电动车移出车底后,张琪再次钻入车底检查伤者的躯干、四肢等,未发现明显严重外伤后,他用硬担架将伤者固定妥当后移出车底,并顺利送医。

因为双腿俯跪的施救姿势保持了半个多小时,起身时,张琪的双腿麻了,膝盖上也留下深深的红印。张琪说,出急诊时,他和同行的护士经常需要跪地为患者做心外按压,这样的“跪姿”在他们的工作中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身为医者,每一次成功施救,都让我感受到幸福。”

2

生死时速:不放弃一线机会

冬季,正是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易发期和高发期,有着丰富急诊经验的张琪每到这时就会格外警惕。一天晚上,张琪接到派诊:羊角山五队某号有人求助,声称头晕不适,他立即带着急救小组出诊。一路上,他通过电话不断联系求助人,但是一直没人接听。

图片

张琪凭着此前经验,并结合求助人所说情况,怀疑其一氧化碳中毒或突发急症致昏迷,“情况紧急,必须尽快赶到施救!”然而,由于求助人所报地址不准确,加上该处民房众多,急救小组无法找到对方具体位置。张琪当机立断,带队用扩音器呼叫求助人并走访临近住户,但无果,于是将情况报告给120中心报警。经警方定位手机信号和众人齐心协力挨家挨户排查后,终于找到了求助人。此时,求助人及其女友已昏迷在床上,张琪和急救小组成员立即打开门窗及厨房排气扇通风。经初步查体,张琪判断两人为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同时组织施救并请求救护车增援。最终,由于抢救及时,两人脱离了生命危险。

图片

这一次出诊,前后耗时3个多小时,虽是冬季,但张琪早已大汗淋漓,“出诊便是与死神争分夺秒的赛跑,我们的坚持救了两条人命,抵过所有劳累。”

3

急救很“急”:关键就是要救命!

由于120实行24小时值班,急救医生实行轮班制,白班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晚班则从下午5点至第二天早上8点,每个班次由1名急救医生、1名急救护士和1名驾驶员组成。

“我们医院平均一个月要出车急救150次,有时候甚至顾不上上厕所,吃饭也是没个准点,只能见缝插针地吃点。”张琪说。

图片

当被问到“随车急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时,张琪只有一个字——急。他解释说,急是因为医生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在病人病史不够明确、现场情况复杂等影响下,结合经验,冷静沉着地判断病情,并给予施救。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病人救回来,抢救时机很重要,只有抢救过来,保了命,病人才有机会去做下一步的针对性治疗。”张琪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有父母、有孩子、有爱人,他见过了太多的生离死别,所以,他想尽最大的努力让这些家庭是完整的。

因工作表现优异,张琪多次被评为柳州市院前医疗急救先进工作者。

图片

每天,张琪在生死线上的博弈仍在继续,未来的路任重道远,无论多苦多累,他都将怀着对医疗工作的满腔热情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守护生命。

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