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医院新闻>医院新闻

【“医”心向党·医师节特辑②】曾庆雪:甘做“无名英雄”,近距离与病毒过招

发布时间:2022-08-19作者:广西壮族自治区胸科医院点击:

分享到:

检验科,往往隐藏在人们的视线之外,一台台仪器,一份份标本,一串串数据,似乎就是检验科的全部。但事实上,检验科的工作,远不止这样简单,每一次疾病的确诊,每一个治疗方案的确定,几乎都离不开检验科的检测报告。

今天的“‘医’心向党·医师节特辑”系列报道,让我们走进医学检验科,倾听检验科医生曾庆雪与病毒过招、守护病人健康的故事。






图片
图片

曾庆雪 中共党员

广西胸科医院医学检验科主管技师


1

抽丝剥茧,让医学样本说话

“几乎所有来看病的人都绕不开检验科。”曾庆雪说,检验科医生则更像是一个侦探,不断从检测标本里抽丝剥茧,得到各项反映身体机能的指标数据,进而为医生的诊断与用药提供重要依据。

曾有一份送检的痰样本萋尼氏法抗酸染色呈阳性,这指示着病人可能患上了结核或非结核分枝杆菌,但有着丰富经验的曾庆雪没有急着出报告,而是一再检查,最终发现标本菌体形状与结核菌有出入,经过进一步培养鉴定后,最终诊断为诺卡菌感染。随后,临床医生对症下药,患者不适症状很快得到缓解。

图片

诊断疾病并不像人们想的那么简单,有时会出现很多无效、虚假的表象让医生难以分辨。而检验,就是要使用先进的仪器和科学的手段逐一排除假象,抓住关键信息,找到致病的“真凶”。“所以,检验人员不是简简单单把结果发出去就完事了,仪器做出来的结果可能会出现飘移,我们必须严把每一关,保证检验结果的精准,最大限度地防止出现漏诊或误诊。”曾庆雪说。

2

勇于担当,检验“检验人”的时候到了

2020年初,新冠疫情来势汹汹,还在罗城老家过年的曾庆雪接到医院指令后,匆匆与家人告别并自驾返回医院上班。“家里人都很理解支持我,说有工作就要去做,但是要注意保护好自己。”曾庆雪说,面对未知的新冠病毒,检测手段是阻止疫情蔓延的关键防线,为此,作为一名“检验人”义不容辞。

图片

按照医院部署安排,曾庆雪和同事们进入了PCR实验室,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属于高风险操作,每次进入实验室,曾庆雪与同事都十分谨慎,在标本的接收、拆箱、编号、提取、点样、扩增、医疗废物管理和实验室消杀等流程,严格按照要求,将感染风险降到最低。

图片

▲检验科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核酸提取中

每一个实验步骤都需要曾庆雪和同事们严苛而又精准的进行,必须保持精神高度集中,哪怕汗水浸透了全身、水雾模糊了护目镜、口罩压痛了鼻梁,脸上留下深深的勒痕,仍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2020年2月4日,经实验室反复检测,检出我院第一例新冠病毒核酸阳性,送到疾控中心得到确认,该患者迅速被隔离治疗,避免了疫情扩散。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曾庆雪和同事们无怨无悔地投入到核酸样本检测工作中,他们的“火眼金睛”为柳州市的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3

驰援抗疫,冲在核酸检测第一线

今年6-7月,曾庆雪还响应号召,带队前往东兴支援疫情一线核酸检测。

为了降低感染风险,曾庆雪带着队员们每天两点一线往返于酒店和方舱,进行大规模核酸检测筛查工作。当时,东兴气温居高不下,她和队员们发扬不怕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顶骄阳、冒酷暑,穿着防护服投身“汗蒸”式核酸检测工作,用行动和汗水诠释医者担当。

图片

图片

随着筛查面不断扩大,检测标本越来越多,她和队员们的上班时间也在逐渐延长,返柳的时间也在不断推迟。这时,有队员出现了“厌战“情绪,了解情况后,曾庆雪赶忙与大家谈心拉家常,并以自己举例:“家里孩子以‘大白’妈妈为傲,我要咬牙撑住,给孩子做个好榜样。”一番苦口婆心的劝导后,队员们平复了心情,继续全身心投入到核酸检测工作中。经过34天连续工作,曾庆雪和队员们圆满完成支援任务。

图片

“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医务工作者,检测好每一份标本,发好每一张报告,让病人早日治好病就是我的心愿。”曾庆雪说。

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