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医院新闻>医院新闻

终结结核病,我们在行动——柳州日报刊登我院与结核病的“斗争史”

发布时间:2022-03-25作者:广西壮族自治区胸科医院点击:

分享到:


在3月24日,第27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到来之际,《柳州日报》长文刊登了我院在防治结核病工作的成效,现全文转发。


2022年3月24日是第27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生命至上 全民行动 共享健康 终结结核”是我国今年的宣传活动主题。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走近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结核病防治铁军”——广西胸科医院,听结核病专家讲述他们与结核病的“斗争史”。

图片

1

知晓率不高仍是结核病防治难点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较高。近年来,我国结核病的发病率虽有所下降,但结核病的公众知晓率低仍是防治的难点。”广西胸科医院结核科主任、主任医师吕康言坦言,由于结核病的早期症状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等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相似,加之很多人对结核病认识不足,既贻误了治疗,又加剧了疾病传播。

图片

在吕康言与结核病斗争的39年中,把结核病当成普通咳嗽的患者并不鲜见。“最近门诊就接诊了一名年逾六旬的女性结核病患者,咳嗽咳痰半年多了,总以为自己得了感冒。直到咯血,才被家人送到医院,确诊结核病。检查结果显示,她的痰液中结核杆菌数量很多,传染性很强。我们通过CT检查发现,她的双肺已出现空洞,病变严重。更让人遗憾的是,她的小孙子近期也出现了相同的症状,很有可能也被传染上了结核病,目前已经休学进行治疗。”吕康言说。

为了不让类似的遗憾再次发生,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吕康言呼吁大家了解结核病防治基础知识,从自身做起,遏制结核病传播。

2

咳嗽咳痰超过2周需引起重视

吕康言介绍,结核病可防可治,只要做好预防措施,还是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结核病的风险。首先是接种疫苗。新生儿接种卡介疫苗能有效降低患病可能性,即使接种疫苗后患病,病情也较轻。其次是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不随地吐痰等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常见措施。一些暴露在结核杆菌环境中的结核潜伏感染人群尽早预防性治疗,可减少发病。

图片

一般来说,如果发现自己或家人咳嗽、咳痰超过2周,就应该到正规的结核病定点医院进行检查。医院会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痰检结核杆菌和胸部CT检查,诊断患者是否患上结核病。

图片

如果确诊结核病,也无需太过忧虑。结核病患者只要按照“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五大治疗原则,谨遵医嘱配合服药,大多都能治愈康复。但若是不按治疗规范用药,少数患者会转变为耐多药肺结核,给后续治疗带来极大困难。

3

“结核病防治铁军”为终结结核不懈努力

终结结核,共享健康,除了提高疾病知晓率外,还需要多方面协同发力。广西胸科医院作为广西首家三级甲等传染病医院、全区重大传染病定点救治医院及广西结核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以下简称质控中心)挂靠医院,始终走在终结结核的奋斗路上。

图片

“2021年,质控中心将氯法齐明、利奈唑胺纳入耐多药结核病‘部分减免二线抗结核药物’项目中,为全区参与项目的407例耐药结核病患者减免用药费用325万多元。”广西胸科医院结防中心办公室主任刘桑介绍,相关减免政策的落地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有效提高全区耐药结核病的治疗成功率。

图片

2021年,质控中心开展与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有关的精准治疗(抗结核药物分子药敏检测)项目,为制定结核病精准治疗方案提供有力支撑。传统培养抗结核药物药敏检测周期长达3个月,且检测种类有限。分子技术的应用弥补了培养药敏的短板,如今,医生仅需3天就能拿到全部抗结核药物的药敏检测结果。

为实现全区结核诊疗质量同质化的目标,由质控中心牵头区内外结核病专家历时近2年潜心编撰的《结核病诊疗与管理质量控制手册》也于2021年正式出版。该书整合了世界卫生组织及我国发布的结核病相关指南及规范,现在已经成为全区各结核病定点医院人手一本的工具书。

同年,广西胸科医院还运用率先在区内开展学校结核潜伏感染者预防性治疗工作积累的经验,成功申报广西地方卫生标准《学校结核潜伏感染者预防性服药流程》。

图片

由于防治结核病相关工作成效显著,广西胸科医院在2021年斩获不少荣誉。在广西2021年度“我为群众办实事”优秀基层案例评选活动中,医院的“关注结核病 关注肺健康 筑牢健康防火墙”从400多项案例中脱颖而出,荣获三等奖。由医院职工拍摄创作的结核病防控宣传视频《“非分”之想》入围全国健康科普大赛。医院结防中心还荣获2021年度柳州市结核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展望未来,这支“结核病防治铁军”还将继续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为终结结核不懈努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