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医院新闻>医院新闻

爱肝护肝当心这些“坑”!——广西胸科医院肝病医生在全国爱肝日送上护肝指南

发布时间:2022-03-22作者:广西壮族自治区胸科医院点击:

分享到:

您“肝”完今天的工作了吗?如今,“肝”这个字已经成为网络流行语,指在短时间内耗费巨大精力做某事,因熬夜导致伤肝。如网友们常用“肝不动了”表达自己熬不住、干不动了。

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肝脏才能让自己干劲十足?柳州日报记者咨询了广西胸科医院肝病专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吕建楠,为您避开3个日常生活中容易“踩雷”的护肝误区。

专家简介—吕建楠

图片
图片

吕建楠,医学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从医已27年。一直从事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治工作,尤其擅长慢性乙/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重症型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以及药物性肝损伤等的治疗与研究,同时擅长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治、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研究。

图片

自主研发了用于治疗慢性乙肝的院内制剂“平肝解毒胶囊”。该药品2005年在临床上推广使用,2011年申请国家专利保护。他还主编了两部肝病系列专著,曾受邀参加第14届国际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大会。 

图片
图片

吃保健品反而会伤肝?

随着大家健康意识的提高,不少人会服用各类保健品以求身体健康,例如在饮酒前或熬夜时吃上几片“护肝片”。事实上,滥用保健品,反而会让肝脏很受伤。

“我就曾接诊过这样的病例,吃保健品把自己吃进了医院。”有27年肝病诊疗经验的广西胸科医院肝病专科带头人吕建楠博士说,他曾接诊过一位年过六旬的女性患者。该患者因身体乏力入院检查,后发现肝功能异常,确诊肝炎。让吕建楠感到奇怪的是,该患者之前没有肝炎病史,也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身体一向硬朗,为何会突发肝炎呢?原来,这名患者有服用各类保健品的习惯,连续服用保健品3个月后,肝脏终于不堪重负出现损伤。

吕建楠介绍,肝脏就像人体内的“化工厂”,承担着日常代谢和排毒的重任,保健品中的赋形剂或激素等成分都需要经过肝脏代谢吸收。服用“护肝片”反而会给肝脏“添麻烦”,加重肝脏负担。加之目前市面上的保健品种类繁多,品质层次不齐,如果消费者买到不合规的所谓保健品,其中添加了具有肝毒性的物质,则更易引起肝损伤。

“瘦子”也会得脂肪肝?

不少人认为,脂肪肝是胖人才会得的病,只要自己体型不胖,脂肪肝就不会“盯”上自己。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吕建楠:“脂肪肝并非肥胖人群‘专属’。”

图片

吕建楠表示,正常情况下,人体多余的能量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下来,除了脂肪组织外,肝脏是最大的脂肪储存器官。一般来说,有50%-80%的肥胖人群会合并患上脂肪肝,但脂肪肝并不只发生在肥胖人群身上,一些瘦人也会“中招”。

这是因为,脂肪肝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代谢性疾病。长期饮酒、患有糖尿病或其他代谢性疾病都是脂肪肝的诱因。“一些因营养不良而消瘦的人,由于蛋白质摄入不足导致体内低密度脂蛋白指标偏低,中性脂肪酸在肝脏堆积,也会导致脂肪肝。另外,不少长期酗酒导致营养不良、消瘦的人群,也容易患上脂肪肝。”吕建楠建议,无论胖瘦,大家在体检时都应进行肝脏相关检查,切勿简单粗暴地以体型判定疾病的发生几率。

为护肝“清淡饮食”为何适得其反?

一些已经患上轻度脂肪肝的肥胖人群为了摆脱疾病困扰,开始了“清淡饮食”——一日三餐全吃素食,不碰油脂和荤腥。然而,脂肪肝却并未减轻,反而有了加重的趋势,这又是为什么呢?

“很多人认为‘清淡饮食’就是只吃素不吃肉,其实这样的理解并不正确,达到的效果还会适得其反。”吕建楠指出,单纯吃素会导致载脂蛋白不足,肝脏内堆积的脂肪无法及时转移,从而加重脂肪肝。此外,动物脂肪摄入不足还会导致维生素吸收不良,不利于疾病恢复。         

正确的护肝饮食方式是平衡膳食,要平衡好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三者之间的摄入。肉不是不能吃,而是要少吃肥肉和油炸类食物,瘦肉、鱼肉等优质蛋白应该足量摄入,同时注意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补充。患上脂肪肝的肥胖人群不光要讲究饮食,更要以锻炼为主控制体重。


返回顶部